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动态 >> 工作动态 >> 详细内容

湖南常德四举措强化社区家长学校建设

来源:市妇联 发布时间:2012-06-25 17:50:58 【字体:

  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城西街道光明巷社区以家长学校为载体,以家庭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家长素质为目的,多途径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目前,社区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家长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一个家庭文明、学风浓厚、社区繁荣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一、加强领导,建立保障有力的工作模式。通过成立社区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社区家庭教育讲师团、组建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等三个组织,为积极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制定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管理、督导检查、宣传教育、队伍管理制度和家长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不断完善家长意见反馈制度、好家长行为规范、年终评比活动、居民满意率测评等各项制度,努力形成社区家庭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拓宽筹资途径,每年安排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经费2万元,为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二、整合资源,构建双向互动的运行机制。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逐步构建了以家长为主体、学校为重点、社区为基础、社会为支撑的家庭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一是推进社区与学校的互动。社区每年都与学校联手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校外教育活动,如“人类与水资源”调查、防灾减灾知识竞赛等,每年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志愿实践活动等。通过组织学生进社区开展“绿色小卫士”、“文明小卫士”等文明创建活动,加强互动交流。二是推进社区与家庭的互动。社区从注重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着手,依托社区家长学校、社区文化宫还结合社区“人口学校”、“科普学校”、“老年电大”、“远程教育”等平台,吸引家长参与社区活动,使家庭教育工作更具有吸引力。三是推进社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社区积极邀请妇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者、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热心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志愿者等参与社区家长学校的授课、座谈或咨询,重视和支持社区家庭教育工作。

  三、对接需求,实施分层施教的教育方式。从社区家庭的需求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成长阶段以及不同类型家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一是按学龄阶段实施分类培训。对社区现有0182082名孩子,进行了统计分类,分别开设了早期教育、学前家长、小学家长、中学家长等不同培训班次,对不同学龄层次的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相关培训。二是按个性需求实施特殊培训。社区家庭教育还注重特殊家庭的个性需求,开设了爷爷奶奶班和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特殊家庭家长班,经常性举办讲座、开展家庭教育咨询等活动。三是按家长需求实施课程安排。在社区每个楼道都安装了居民之窗,每月张贴《光明社讯》和各项培训、宣传活动的通知,使居民了解到社区家庭教育的动态,选择参加各类培训。同时还可以在居民之窗中看到成功家长的教子方法,了解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及时反馈家长意见。

  四、创新载体,开展多途径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开展面对面的特色性教育活动。对家庭教育活动载体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开展“文明素养大家学、社区之歌大家唱,家庭教育大家谈,亲子活动大家乐,学习型家庭大家评”的系列活动,形式有培训班、讲座、经验交流、座谈会等,内容有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的身边典型等,切实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二是进行渗透性的教育活动。在开展家庭教育过程中,举办了十七大精神讲座、家庭健康知识讲座、珠花培训、太极拳、广场舞培训、交通安全讲座、家庭音乐沙龙等。如红五月广场文化活动、家庭安全文艺演出、和谐家庭建设文艺晚会、音乐小虫、老少同乐文体活动等,使家长在参与中提高素质。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