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妇联2010年创业工作成绩显著
2010年,市妇联按照十七届四、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工作考核办法》规定,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结合妇女群众的实际,以实现创大业、创新业为目标,真抓实干,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会女性创业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和项目带动作用,积极为妇女创业搭建致富平台
近年来,我会为帮助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走以规模促效益的增收之路,依托“巾帼示范村”创建、小额信贷活动等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农村女创业者协会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妇”字号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林科技示范基地,帮助农村妇女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
一是组建农民专业协会。2005年,桃源马鬃岭“柑桔产业合作社”的建立,是我市农村妇女经济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标志,去年,我们将其授予“市农村女性专业经济协会组织示范点”称号,解决经费2万元。今年,各级妇联以村妇代会牵头、“妇字号”龙头企业带动,把农村妇女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形成“妇联+协会+农户”的链接方式,规模经营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妇女市场竞争力。津市的“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安乡的“德金农产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武陵区的“沙湖农民专业合作社”、安乡的“湘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都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在全市妇女领办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达到54家,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千万以上,并且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二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为了培育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同时给培训女大学生及学员提供实践实习的场地,2009年,市妇联争创了4个省级“巾帼示范村”,分别是桃源枫树维回乡苏家堆村、澧县张公庙镇护国村、武陵区河洑青林村、西洞庭管理区望洲办事处白芷湖村和桃源县马鬃岭等4个科技示范基地;桃源县班提红酒有限公司等4个女大学生及学员就业创业基地。近来来,桃源马鬃岭打造了固定资产近400万元,占地1000多亩柑桔培训示范基地。年销售柑桔2400万斤,年创收入近100万元。今年将在全市再创建4个省级“巾帼示范村”。
三是实施“小贷”项目。为了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市妇联通过争取政府财政资金、金融部门贷款等各具特色的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帮助妇女解决创业就业的资金需求。去年以来,市妇联为保障贫困妇女和低收入家庭获得贷款,通过小组联保、整借零还等形式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开展巾帼信贷帮扶工程,建立起一种妇女发展项目解决资金困难的新机制,到2010年11月份累计提供创业资金6300万元。
四是服务企业。今年以来,我们把工作重心下移,深入湖南金丝鸟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这是个麻织品加工企业,女性占了70%以上。调研当天我会就拿出了工作方案,把具体实施的帮扶项目及流程细化,全年以月为单位进行分解,现已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项,1项待办。力争实实在在为企业为女员工做实事、做好事,实现企业发展、女性就业达到双赢。
二、围绕妇女素质提升和创业需求,大力推动“妇女培训行动”
市妇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实用技术为重点,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妇女教育培训,针对各行业妇女需求,采取分类培训的方法,让广大妇女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1、实施女农民科技教育工程。为更好地惠及我市女农民,市妇联每年向省妇联争取5万元资金在同德职业学院举办农民教育培训,并以农业科技、致富信息、生产技能、市场知识为重点,加强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女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女农民培训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今年6月,我会与市农教办在高职院联合举办了全市女种植大户培训班。各区县(市)、西湖、西洞庭、德山、柳叶湖45岁以下女种植户及历年来荣获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荣誉者共100多人参训,此次集中培训是以学校基地为场地,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受到了女种植大户的欢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如澧县复兴厂镇女农民郑先兰,通过参加女种植大户培训班后,三次移栽,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现在挂果树1000株,种植面积达20多亩,培训后与丈夫一道,组织技术员为全镇嫁接了苹果柚近1000亩。在她的带动下,复兴厂镇现已发展苹果柚2000多亩,总产量达到300多万斤,产值400多万元。近两年,市县乡妇联共举办农、林、牧科技培训近400场次,受训女农民2万余人次;完成绿色证书培训12065人,印发科技明白纸7万份,发放农业科普书籍12260本,展出展板86块,女农户受训率达90%以上,全市18-45岁的女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门实用技术的比例达到75%以上。
2、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人员培训工程。今年以来,我会经过积极争取,有4名会员参加了“全国农产品女经纪人”培训班,通过培训考试,拿到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桃源杨学初等8名创业女性通过培训,也拿到了全省首届“优秀农业经济人”的荣誉证书。
3、面向大学生、创业女性实施培训工程,我会在支持女大学生及女性创业上,进一步深化女大学生创业导师的行动,聘请张中英、李赛英等12名女企业家导师进行创业专块报告会,给女大学生新的就业观念,并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作了很好的指导,并在常德开拓10个女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基地,为其就业创业打基石,提高创业就业成功率。
4、为急需就业创业的女性实施培训工程。市妇联以市妇联家政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年接待求职女农民近300人,安排培训返乡女农民就业100人(次),为12 0个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3月7日,市妇联与武陵区妇联、区劳动保障局组织了以“春风送岗位”为主题的“和谐武陵”招聘会,湖南宏力德成纺织公司等79家单位现场设台,为返乡女农民提供就业岗位1910个,500名农村妇女现场找到新职业,并且都通过上岗前培训。
三、围绕妇女可持续发展,培树妇女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市妇联通过组织会员联谊会、参观交流等形式凝聚人心,增强了协会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责任心,激发了加快发展,干大事、创大业的热情,不但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带动了更多的妇女实现共同富裕。有的会员适应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大力引进培育优良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有的进行多层次开发,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的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产品竞争力。充分展示了协会会员敢为人先,乐于吃苦的拼搏进取精神和时代风采,用自己的行动辐射和带动了更多妇女创业。多名会员受到全国、省、市级的表彰,其中,常德市跃进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汪四妹、临澧县梅林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泽枚获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杨学初等8名创业女农民荣获全省首届“优秀农业经济人”荣誉称号;唐立新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市房地产产权管理处4家岗台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四、关注弱势群体,做好维权工作。充分利用“半边天热线”等工作平台,深入社区、家庭,宣传党和国家、市委和政府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帮助妇女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勇于面对、增强信心。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城镇就业转失业妇女、失业女农工、失地女农民和单亲特困母亲、“零就业”、低保家庭女大学生的需求,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妇女弱势群体的生活生存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促进弱势妇女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针对就业领域中的严重侵权行为,积极协调劳动仲裁部门做好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今年,共接待上访300多起,全部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