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模范机关之妇情日记作品:《初次遇到你》
初次遇到你
津市市第二小学 薛 君
在我的办公室抽屉里,放着一张工作卡,卡牌上那个温柔端庄的女子,眼里尽是满满的爱意,左下方是一个女童保护的标识,正下方印着“女童保护讲师”的字样——那是两年前的我。看到这张小小的证件,心里涌动起百般滋味,不由得想起和她的初次遇见。
2017年的夏天,因为朋友的推荐,我关注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湖南省常德市妇联。为的是能蹭到他们一周一次的朗诵公益课。
与女童保护培训讲师的合影
每到周三我都早早守在平台前“抢”到了听课的资格,每周日不远百里到市里去听课,偶尔也会浏览到平台上的其他消息。某日,看到市妇联在招募一批女童保护的讲师。仔细看了一下条件,觉得自己都合适,能在有生之年,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该多好!于是,一股热情促使我赶紧报名。
在我几乎都忘记这事的时候,来了个电话,提醒我,查看我的邮件,说关于女童保护讲师资格考试将会在一周后举行,课件和讲稿资料均已发到邮箱。
抛开琐事,静坐在电脑前,已经是在收到邮件的三天后,打开邮件,一看,天哪!光教案就是六页纸,还有考核表,记录六十多个要点,要全部背下来,还不能在关键要点上有混淆、错漏。四十多岁的年纪,三天,行吗?
女童保护讲座前温讲稿
还真的不行,打印下来的稿子,只有在工作之余,回家之后才能复习。看完一遍就快一个小时,这榆木脑袋真的是记性差,看过如云烟,背诵如开山、啃骨头,这看似简单的背教案居然是如此令人烦闷!当年的好记性到哪里去了?那几天,基本状态:背教案,背教案,想抓狂!
考试那天终于到了。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乘早班车来到市里,照例来到妇儿中心五楼。
“你好!是来考女童保护讲师的吧?”有一个穿白底印着女童保护文化衫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了上来。她大约三十出头,匀称娇小的个头,单眼皮,嘴角洋溢着微笑。
之后,在讲师培训会上,我认识了她:刘老师,江西一位检察官,女童保护培训师。经常要全国各地地跑,工作之余,就是传播女童保护的火种。从她的讲课中,我感受到了她谦逊又充满了活力。
下午一点是考核时间。二十来个人,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模拟考试,有五个人当场放弃。三个培训师分组考核,我分到了刘老师那组。
“不用着急,慢慢来,今天我们中午吃的盒饭,为的就是让你们这些同学能多点时间参加考核。你们能来参加就很了不起!都是有爱心的人啊!考试第一次不过关,还可以考试第二次。”刘老师把我们四个考生招呼在一起,轻柔地说着,仿佛聊天一般,“你们可以在其他人考试的时候旁听。嗯,顺便可以熟悉教案的。”
我的心忽然没有那么紧张了,看着别人考试,自己又多了一次记忆的机会。当别人有遗漏的时候,正好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问题。
第一次试讲开始了。刘老师拿着笔和考核要点表在默默地记录,可惜,我还只考到多半时,就扣掉12分,等于没及格。90分以上才算过。我有点懊恼,在灯片前,不好意思地讪笑。我仔细回想,到底哪些地方遗漏了?哪些地方讲得不标准。“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个词的用错就会扣掉一分。比如说:“就有可能”不能说成“就会。”我自言自语,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
女童保护讲座中,和孩子的情境表演
“是的。”刘老师仰起脸微笑着,“不过你的声音很好听呢!很有磁性!又中气十足。”那赞许的目光让我失落的心有稍许的安慰。她继而说:“没有关系,你还可以准备一次,准备好了再考。我们不着急的,今天会回去,但是,刚才听到组里说,还有一个桃源的老师正在赶来的路上,我们最迟11点的火车,这之前都可以的。嗯,先下一位……”
从早上7点多开始培训,示范,中午就一瓶矿泉水,一份盒饭,下午马不停蹄地考试直到最后一名考生离开……我难以想象,这群公益人是拥有怎样的情怀才能如此热情饱满,坚持不懈?或许,像刘老师说的:“做人一辈子,总要做一件让自己觉得骄傲的事情,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做公益,传播爱和正能量则是我能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了……
这次我更加集中注意力,和台上试讲者一起,默念着我的教案……
轮到我第二次考核,已经是下午的五点了。在刘老师的陪伴下,92分,我终于过了!我激动地和刘老师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并合影留念!
时光的车轮没收了那曾经的坎坎坷坷,寒来暑往,留给我的,是初次遇见你的喜悦!女童保护,我和你在一起!刘老师,我和你们在一起!
(津市市妇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