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开展业务培训——强化新媒体时代手机办公环境中的保密意识
7月2日,借市妇联召开7月工作例会之机,党组书记、主席袁世平同志向全体机关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利用微信办公,确实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一些涉密信息,利用微信传播的风险是极大的,也是不符合保密规定的。近年来,微信办公导致的泄密案件逐年递增。微信办公泄密有哪些情形?暴露了什么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袁主席通过讲述几个案例来警醒各位,保密工作慎之又慎。
微信办公导致泄密问题并不在于微信本身,而在于机关单位保密管理松懈、干部职工保密意识淡漠。机关单位有必要开展专项保密教育,让干部职工普遍认识到微信办公的开放性质,普及信息与网络管理保密知识技能,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微信办公,因工作特殊、确有需要的,可以在控制范围内组建工作群,交流内容严格限定为周知性的一般信息,禁止传播一切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信息;二是禁止涉密人员使用微信办公,将涉密载体流程管理与智能手机使用管理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涉密文件数字化的隐患;三是把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层层传导到每一个人,干部职工不仅要保证自己不使用微信传密,发现此类情况还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除了不能在微信群里发布机密信息,微信群里,这些问题同样要注意:1、不要在微信群里妄言;2、不要在微信群里散播黄赌毒、暴力恐怖、谣言诈骗等信息;3、不要在微信群里参加非法活动;4、警惕微信红包类“微腐败”。